第(3/3)页 在未来,《十月》将与《当代》等其他三个文学杂志一起并称为四小花旦,还因其刊载的作品敢于揭露现实,直面社会痛点,而获得“刀马旦”的美称。 “新武,那个楚狂人最近有没有给我们投稿?”杂志主编、女作家苏予走到刘新武的办公桌前问道。 “苏大姐,他一个新人作家,哪儿会那么快啊!您以为谁都像我这么快抢手啊!”刘新武嘚瑟道。 刘新武27岁,年龄不大,但却是当之无愧的文坛老大哥。 特殊十年前就开始发表作品,1976年起担任燕京出版社儿童文学组编辑, 1977年,开风起之先,发表小说《班主任》,被称为伤痕文学开山之作,有划时代的意义,并获得1978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。 并和《伤痕》《蹉跎岁月》等作品一起,造就了一股席卷全国的伤痕文学风潮。 1978年,他又调到出版社文艺组工作,参与了《十月》的创刊。 他能编,又能写,几乎每个月都有新作面世,妥妥文坛快枪手! “再说,我在信里告诉他了,再给我们投稿,把他的稿费调高,千字六块。” 刘新武得意洋洋地道:“苏大姐,你知道我很会拉拢作者的,原来《一代人》我给他的稿酬就很高,他心怀感激,有作品一定会优先给我的!” 刘新武旗下集结了一批老中青优秀作者。 比如,《十月》创刊号他还请动了全国作协主席茅盾给《十月》写了发刊词,燕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谢勉等学者都喜欢在《十月》写评论文章。 苏予把最新一期的《人民文学》放在他桌子上,似笑非笑道:“你自己瞅瞅!” “《牧马人》,作者楚狂人?”刘新武一看,顿时被整不会了。 靠,这个林正军,我把你当兄弟,你把我当什么? 太委屈! 气归气,但他对林正军的新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,连忙拿起杂志看了起来。 然后…… 他就看饿了。 “哎呦,这老干爹罐头和麻糖真这么好吃吗?”刘新武咽了口口水,继续往下读。 第(3/3)页